Context

log in sign up
Magic Leap tried to get a contract to build combat gear for the army
It’s been a rough few months for Magic Leap. Pushing for a military contract was a surprising move from a company that has built its carefully burnished image around whimsy and wonder. Scroll through Magic Leap’s homepage, for example, and you’ll be invited to “free your mind” and “enter the magicverse.” The Army, meanwhile, invited bidders to build a headset to “increase lethality by enhancing the ability to detect, decide and engage before the enemy.”To add insult to injury, the contract went to one of Magic Leap’s main competitors: Microsoft’s HoloLens. The US and Israeli militaries already use the HoloLens for training, but this marks the first time the technology will be used in live combat. The military headsets will be upgraded with night and thermal vision, as well as monitors that can measure vital signs and check for concussions.But Magic Leap might have lucked out. Microsoft is already dealing with internal resistance over its $10 billion cloud-computing contract with the Pentagon, and this deal to build actual combat equipment is sure to raise eyebrows.
2018-02-16 /
Magic Leap unveils its first headset, the Magic Leap One
Magic Leap, the augmented-reality company that has raised nearly $2 billion over the last four years, finally has something to show for all that cash.The company today, Dec. 20, showed off the Magic Leap One, Creator Edition. It’s a system comprising a very bulbous, sensor-laden headset, a computer attached by a cable that looks like a Discman, and a handheld control that looks nearly identical to those made by Samsung and Oculus for their VR headsets. The setup is “built for creators who want to change how we experience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s website.It’s not entirely clear how the system actually works from the marketing copy on the website, which is full of jargon like “Digital Lightfield,” “Persistent Objects,” and “Visual Perception.” In practice, it appears to be an augmented-reality system that’s worn like the VR headsets produced by companies such as HTC, Oculus, and Samsung, which allow you to interact with high-resolution virtual images overlaid onto the real world.On its site, Magic Leap shows ways to use the system, like browsing the web in a more immersive way (you can shop for handbags as they float on the table in front of you), turning your living room into a digital sports bar, with screens on every imaginable surface, and playing video games that burst out of the settings around you. The images are concepts, not actual programs already built, the company told Quartz, and it working with early developers to turn the ideas into reality. “We think of it as a computing platform,” Magic Leap said.Many of the use cases look very similar to those of Microsoft’s HoloLens, a $3,000 augmented-reality headset that’s still very much under development. HoloLens is still being pitched to developers—not consumers—nearly three years after its unveiling.There isn’t a hard date for when Magic Leap One will be available (its site says it’s “shipping in 2018”), and the company didn’t release how much it will cost. It did say that it doesn’t plan to have “American Idol-style” auditions for developers who want to have access to the technology; Microsoft initially made developers audition to get access to HoloLens, then later opened up its platform for anyone who would pay for it.Magic Leap’s site also says that a “Creator Portal,” which will give developers access to the company’s developer kit and documentation on how to build for the headset, will launch in “early 2018.”The design probably isn’t the finished version for consumers, if and when Magic Leap decides to sell a proper product. But it will take a massive leap (ahem) to get consumers to strap on a headset and a wearable computer that looks remotely like what the company unveiled.Early reactions have not been kind.Whatever Magic Leap ends up shipping, the company has said sworn that its augmented-reality technology is second-to-none. Perhaps it’s so good that we won’t mind looking like we’re wearing a pair of steampunk goggles strapped to a CD player to check our emails.
2018-02-16 /
新专利透露 Magic Leap AR 眼镜的造型
PingWest 品玩 8 月 31 日报道,Magic Leap 本周公布了新的专利描述文件,里面展示了一组眼镜设备设计图,这可能就是他们产品的最终形态 ... 这份专利文件一共提供了一款 AR 眼镜的 8 个视图线稿,镜片两端配备双摄像头,耳机的部分则连接线缆,同时镜片周围也配备了视觉挡板。虽然专利文件似乎透露了详细的产品信息,但 Magic Leap 的发言人称,这组图片并非是集产品
2018-02-16 /
Magic Leap神秘新产品终于亮相,虽然现在还只是份“PPT”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账号“硅星人”(ID:guixingren123) 如果你还记得体育馆上的鲸鱼高高飞起、然后一头扎进地板,记得工作台上的机器人在四处走动,甚至记得摊手双掌,一只迷你大象在你面前甩着鼻子,那你一定记得那家以疯狂的速度融资了近20亿美金 、但是又跌落神坛的超高估值独角兽公司—— Magic Leap. 在饱受了质疑之后,Magic Leap今天终于放了大招: 在官网上公布了首款真正的产品 Magic Leap One——一个黑色的增强现实(AR)头显套装 ... 不过,Magic Leap指出,它仍然是面向早期开发者的“创作者版本”(Creator Edition)
2018-02-16 /
Magic Leap 首款「混合现实」眼镜上手:这个小玩具,值不值 60 亿美金?
Magic Leap 大概是近年来最受争议的创业公司了——自 2010 年成立至今 7 年,共经历了 4 轮融资,最近一轮于 2017 年 10 月份完成,由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Temasek)领投,融资额高达 5.02 亿美元。目前,Magic Leap 的总融资额已经超过 18.87 亿美元,估值高达 60 亿美金,投资方中还包括 Google、阿里巴巴等巨头。眼瞅着就要到 2018 年了,Magic Leap 的首款产品 Magic Leap One 才姗姗来迟。神秘的 Magic Leap One 到底靠不靠谱?从 Magic Leap 发布的产品图上看,本次亮相的是 Magic Leap One 的「创作者版」(Creator Edition)包括三个部分: 类似泳镜的「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简称 MR)头戴设备 Lightwear 支持六自由度(6DoF)的体感遥控手柄 高性能的便携主机 Lightpack 在使用 Magic Leap One 时,需要通过数据线将 Lightwear 与 Lightpack 连接起来协同工作。尽管目前 Magic Leap 官网只提供了 Magic Leap One 的图片,但实际上已经有部分媒体受邀体验过这款产品。据《滚石》杂志的报道,无论是 Lightwear 还是 Lightpack 都十分轻便,甚至让人感觉像是玩具一般。MR 眼镜 Lightwear 将提供两种尺寸,额头、鼻托和太阳穴部分的垫片都可以进行调整定制,等到正式版上市时,Magic Leap 还将为那些平时戴眼镜的用户提供适配方案。Lightwear 至少配备了 6 个摄像头以及 4 个麦克风,具备一定的处理运算能力,通过大量的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时感知佩戴者的动作以及现实世界的情况,并且及时作出反馈。便携主机 Lightpack 看上去虽然非常小巧,但据 Magic Leap 创始人 Rony Abovitz 的描述,这台主机性能强大,堪比 MacBook Pro、Alienware PC 等,不仅拥有强大的 CPU 和 GPU,还内置了各种驱动,就像一台迷你电脑。尽管 Magic Leap One 看上去颇有点「蒸汽朋克」的影子,但这已经是 Magic Leap 原型机的第九代产品。最早,Magic Leap 的原型机有一个工作台那么大,显然跟便携沾不上边。(Magic Leap 原型机之一,图片来源:Wired)到了 2015 年初,原型机虽然可以移动了,但头显仍有几磅重。而从 2017 年初 Business Insider 曝光的原型机来看,虽然 MR 眼镜已经足够便携,可主机还有一个背包那么大。如今,Magic Leap One 终于实现了小型化,但其性能有多少妥协,量产难度又有多大,都不由得让人产生怀疑。关于 Magic Leap 的核心技术,爱范儿(微信号:ifanr)在之前的文章里曾做过详细解析,在这里主要介绍 Magic Leap One 的主打功能。Magic Leap 可能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初创公司了。搜索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 后台回复「leap」,看他究竟是凭借哪些领先技术获取巨额融资。数字光场(Digital Lightfield)这是 Magic Leap 所强调的核心技术,Magic Leap One 的光场可以产生与自然光无缝融合的数字光,让数字影像与现实环境融为一体。这项技术能让大脑自然地批处理数字影像,从而减轻长时间佩戴 MR 眼镜带来的眩晕感。体验过 Magic Leap One 的《滚石》杂志记者表示,数字光场呈现出来的效果非常惊艳。尽管数字影像散落在现实环境中的各个角落,却给人感觉与真实物体无异。你可以围绕某个数字影像仔细观察,靠得越近,影像的细节就越清楚。视觉感知(Visual Perception) 借助 Magic Leap One 搭载的各种传感器,可以探测到现实环境中的各个平面、水平度和物体,从而实现对物理环境的数字化重建。通过「视觉感知」技术,可以让数字影像与现实环境的交互变得更为自然。持久对象(Persistent Objects)Magic Leap One 不仅可以制造出以假乱真的数字影像,还能通过视觉感知技术和室内测绘技术来复制物理环境的数字拷贝——可以检测并存储墙壁、平面以及其他各种物体的精准位置,你可以把数字影像放到房间里的任何地方。试想一下,如果你把一台虚拟的电视挂在壁炉上,当你有事出门再回来时,你会发现,虚拟电视还在原来的地方,电视中的节目仍在持续播放。声场音效(Soundfield Audio)可以模仿真实世界的音响效果,让你能够听音辨位。高性能芯片组(High-Powered Chipset)Magic Leap One 的综合处理单元性能足以媲美笔记本电脑,可以提供高精度、高质量的图像。下一代接口(Next Generation Interface)Magic Leap One 的空间接口能够提供语音、手势、头部姿势以及眼球追踪等多种交互方式。通过统筹各式各样的新特性,Magic Leap One 得以实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颖实验。据音乐杂志《Pitchfork》的报道,使用 Magic Leap One 能够尝试一种名为 Tónandi 的可视化音乐交互体验。戴上 Magic Leap One 之后,体验者眼前将出现一片空灵的幻境。随着音乐声的变化,眼前的画面也会发生变化,而体验者可以伸手与环境中的一切进行交互,此时音乐又会随着交互方式的不同自然地转换音律。尽管体验过 Magic Leap One 的媒体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但并不意味着这款产品就足够完美。视角狭隘是 VR/MR 设备遭遇的共同难题。目前,微软 HoloLens 的视角只有 35 度,而 Magic Leap One 虽然有所改善,但也有一盒录像带那么大的范围(大概是 50 度左右),而人眼视角范围通常能达到 120 度,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电池续航也是 Magic Leap One 让人担心的地方,就算其性能可以达到 MacBook Pro 级别,但只有口袋大小的 Lightpack 又能容纳多大的电池,能提供多大的功率?目前,Magic Leap 官方并没有透露任何有关电池续航的资料,只是表示电池性能仍在优化中。还有第三方应用的支持问题,现阶段 Magic Leap 还没有发布相关的 SDK 以及工具文档,官方表示将在 2018 年初开放开发工具。即便 Magic Leap One 能够在 2018 年内如期上市,前期优质的第三方应用恐怕也是寥寥无几。(Magic Leap 创始人 Rony Abovitz,图片来源:Wired)至于 Magic Leap One 的售价,彭博社曾预计将在 1500-2000 美元左右,与定价高达 3000 美元的 HoloLens 相比确实要便宜不少,但也比 iPhone X 要贵得多了。看来,就算产品已经蓄势待发,但 Magic Leap 面临的问题却一点不少。Magic Leap 可能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初创公司了。搜索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 后台回复「leap」,看他究竟是凭借哪些领先技术获取巨额融资。
2018-02-16 /
“打脸” 质疑者?Magic Leap 专利图片泄露,终品年底就能看到?
等了三年,创业公司 Magic Leap 给外界看到的成绩除了炫酷的宣传片,就只有专利泄露图,其产品迟迟没有面世。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Magic Leap 的估值却高达 45 亿美元,背后的投资方也是大有来头,这一切都让 Magic Leap 备受争议。近日,外媒拿到了 Magic Leap 2015 年提交的专利申请图片,展示的是一个眼镜设备。去年 6 月外媒也曾披露 Magic Leap 的产品外观图,但看上去更像一个头盔,而不是眼镜。知情人士透露说此次被曝光的眼镜式产品更接近于最终产品原型。近期还有消息称,Magic Leap 的产品年内可能会对外公开。从此次披露的专利图片来看,这款眼镜设备在镜框两侧各有两个摄像头(传感器),眼镜疑有双层镜片,内侧的相对较小。镜脚有线缆可以和其他设备相连接。从背面来看,眼镜镜片上下还有遮光挡板,笔夹的位置有两个类似于传感器的物体,外媒称是深度感知传感器 ... 仅从图片来看,Magic Leap 的产品相比微软的 HoloLens 更轻便,和一般的 VR 设备相比也显得小巧些,但和 Snapchat 此前推出的小玩具 “spectacles” 比较,就显得笨重了。知情人士称,Magic Leap 最后的产品会比专利图片展示眼镜更大和更厚重些,产品形态更接近于泳镜。另外,Magic Leap 的产品镜框两侧各只有一个摄像头,而不是图片描述的两个。外媒还表示,Magic Leap 的眼镜设备之所以能做到如此轻便,是因为眼镜没有数据处理能力,连同电源等也需要额外的设备支持。据了解,这个外接设备体积不大,可以随身携带。针对这份曝光的专利文件,Magic Leap 方面则否认说这是公司的产品。2010 年创立至今,Magic Leap 总融资金额达到了 13.9 亿美元,估值达 45 亿美元,支持它的资本方包括了 Google、阿里巴巴、高通、华纳、摩根斯丹利等。但这一切有些像 “空手套钱”。Magic Leap 至今还未对外发布过产品,仅有少数人体验过原型产品,关于这家公司的技术,外界对它的了解基本都是基于猜测。大多数人对于 Magic Leap 的了解也仅限于该公司对外发布的 demo 视频,这些视频还曾被人质疑是 CG 合成而非通过 Magic Leap 技术拍摄完成。去年 12 月,the information 直接质疑 Magic Leap 所宣称的 AR 技术距离完全商业化仍需数年时间,很大可能不会进行商业化生产。这篇报道让 magic leap 在质疑声里再次受到重击。尽管如此,Magic Leap 还是受到了资本的追捧。Magic Leap 将自己的技术称之为 Cinematic Reality(电影级现实),后来也叫做混合现实光场(Mixed Reality Lightfield™)。此前,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曾综合多方资料对 Magic Leap 的技术做出猜测:该公司很有可能采用全新的激光投射显示技术。将虚拟影像通过光场还原形成与真实完全相同的视觉,从而彻底达到欺骗人类双眼的目的是 Magic Leap 备受关注的原因,但单从专利图片等资料我们并不能了解这些技术是否能真正实现,而该公司产品也迟迟未出,这也是 Magic Leap 一直无法让世人信服的地方。Magic Leap 负责感知研究的高级副总裁 Gary Bradski 曾在其他媒体的采访里说:“基础的、改变世界的研究性工作是需要时间的,需要金钱支撑的。” 这或许也是 Magic Leap 一直保持低调,不对外公布产品和技术的原因。此次除了专利被披露外,同时还有消息称如果进展顺利,Magic Leap 年底就会发布产品。是 “打脸” 质疑者,还是继续被质疑,也许过多几个月答案就揭晓了。
2018-02-16 /
祛魅,还原真实的 Magic Leap
三年前 Magic Leap 发布那段著名的「体育馆鲸鱼」视频时,惊奇和叫好一路从 YouTube 和 Twitter 传染到了优酷和微博,一块「全美最神秘创业公司」的牌坊拔地而起。一年后,「祛魅」开始。媒体发文质疑,专家发声批评,路人发觉被骗。揭露与指责从英语精英收费媒体翻译成了你最爱读的公众号推文。翻罢推文,「呵呵我就知道」和「told you so」占领了社交媒体的高地。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祛」干净的「魅」,泼出去的水,就再也镀不回来。但 Magic Leap 依然在融资,Google、阿里和沙特阿拉伯为它真金白银地下注。反思的声音如潮水不时拍打回岸上,但已经掀不起大浪。过去的一年 Magic Leap 动作频繁,它发布了第一款设备,举办了第一次开发者大会,组织了第一次创作者比赛,奖金高得让寒冬里一蹶不振的 AR/VR 创作者们打了个激灵。它和 NBA 合作,在 AT&T 卖设备,同微软竞争美国军方的项目...... 这是 Magic Leap 为自己「祛魅」的一年。夏天,Magic Leap 的第一款产品 Magic Leap One 对外发货,这家公司的最后一块神秘幕布正式落下。那是个特别的时间点,《连线》为此去采访了 Magic Leap 的创始人兼 CEO Rony Abovitz。采访里 Rony 承认过去的炒作是一个错误,「我觉得我们太傲慢了,」他说,这个固执的技术极客开始反思自己和公司对待外界的态度,但是他也觉得外界看待 Magic Leap 的角度需要转变。他说这就像在收音机里听人说电视是什么,「大多数人第一次亲眼看到电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看 Magic Leap 也是这个道理。」2019 年 1 月,Magic Leap 负责创意策略的高级副总裁 John Gaeta 将来到极客公园创新大会,这家「全美最神秘创业公司」将首次在中国公开亮相。关于质疑,关于批评,关于那些年它画过的,我们看不懂的「大饼」,你为什么不来现场亲眼看一看呢?责任编辑:克里斯
2018-02-16 /
Magic Leap 再获 4.61 亿美元投资;中国联通正式首发 eSIM 卡;传蚂蚁金服已经启动 Pre
据国外媒体报道,尽管 Magic Leap 公司还没有推出任何一款真正的产品,但这家颇具神秘色彩的公司依然还在吸引着大量投资者的关注。今天,这家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增强现实初创公司宣布,已经从来自沙特阿拉伯的主权投资机构公共投资基金获得了 4.61 亿美元的投资。该公司表示,公共投资基金作为领投方占据了其中 4 亿美元的投资,另外 0.61 亿美元来自于其他新的投资者。(来源:腾讯科技)据外媒报道,全球第一款公开销售的飞行汽车在瑞士日内瓦汽车展上亮相了。荷兰公司 PAL-V 周二展示了这款飞行汽车的最终车型,目前已开始通过其官网接受预订。该公司表示,一旦生产模型获得最终安全认证,首批产品将在 2019 年交付。(来源:腾讯科技)在亚马逊供职 18 年之后,亚马逊 Prime 前负责人格雷格·格里利(Greg Greeley)宣布加入 Airbnb,担任该公司家庭业务总裁。这是 Airbnb 的四大业务之一。格里利最近担任亚马逊 Prime 和快递体验副总裁。他协助创立了亚马逊 Prime,而此前还曾主导建设亚马逊的欧洲业务。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格里利将专注于亚马逊旗下全食超市以及双方未来进一步的整合,包括将亚马逊 Prime 变为全食超市客户回馈计划的一部分。(来源:新浪科技)谷歌宣布 Gboard 输入法将支持 20 种以上的新语言,包括韩语和中文,将在未来几天内推出。据谷歌称,新选项将使 Gboard 支持的语言种类数量超过 300 种。尽管世界各地有数千种语言,但 Google 表示,通过其新增功能,Gboard 将覆盖全球 74%的人口。(来源:Android Police)3 月 7 日,中国联通在「一号双终端,唯沃先行」首发仪式上,正式宣布在国内首发 Apple Watch Series 3 的 eSIM 和 LTE 功能,并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等 6 座城市,启动「eSIM 一号双终端」业务办理。Apple Watch Series 3 是首款在国内支持 eSIM 的终端产品。eSIM 即嵌入式 SIM 卡(Embedded-SIM),是将传统 SIM 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无需再插入物理 SIM 卡,方便用户更换终端、自由切换运营商。(来源:36 氪)有媒体指出,从多个核心信源获知,蚂蚁金服已经启动Pre-IPO轮融资,融资完成后,市值将超过1000亿美元。此前,蚂蚁金服则和阿里联合宣布,二者厘清了纠缠已久的利益让渡问题。在此期间,A股和港股市场面向“独角兽”企业的新规萌发,为富士康、小米、蚂蚁金服等企业营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对此蚂蚁金服表示,没有上市时间表,对市场传闻不作回应。(来源:市界、凤凰网科技)北京时间 3 月 7 日,移动社交网络平台陌陌公布了 2017 年第四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财报显示,2017 年第四季度,陌陌净营收达 3.864 亿美元,同比增长 57%。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2017 年四季度归属于陌陌的净利润为 1.1 亿美元,上一年同期净利润为 9150 万美元,持续十二个季度盈利。同时,2017 年 12 月,陌陌月活用户达到 9910 万,创下了历史新高。2017 年全年,陌陌净营收达到 13.18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8%。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2017 年归属于陌陌的净利润为 3.682 亿美元,上一年同期为 1.77 亿美元。(来源:凤凰科技)北京时间 3 月 7 日晚间消息,博通公司(Broadcom)表示,计划投资 15 亿美元来培训美国工程师,以便让美国领跑全球 5G 市场。博通此举旨在打消美国财政部的担忧,从而赢得收购高通交易。有业内人士称,CFIUS 可能会阻止这笔交易。另外,当前的形势还迫使博通将总部迁至美国的计划推迟。(来源:新浪科技)据国外媒体报道,宝马汽车 (BMW) 董事 Peter Schwarzenbauer 周二表示,宝马将在中国研发和生产新一代 Mini 电动汽车。Schwarzenbauer 在日内瓦车展开幕前对记者表示,它将于中国进行研发与生产,但具体地点还没确定。宝马上月宣布与长城汽车签署意向书,考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宝马可能成为长城汽车的第一个海外合作伙伴,而欧洲以外的第一个 Mini 组装厂也将有望落脚中国。(来源:TechWeb)Palo Alto Networks 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发现了一种被命名为「ComboJack」的新型恶意软件,会抓取存储在 Windows 剪贴板中的受害者长加密货币钱包地址,并把这个地址替换为其开发者所持有的钱包地址来窃取资金。受害者认为他们正在将数字货币转让给他们的自己虚拟钱包,而不是在完成之前不知不觉地在交易中粘贴了不同的目的地。(来源:Digital Trends)Facebook 已经为一款机器人设计申请了专利。这款配备了摄像头、麦克风和扬声器的机器人能够跟随你并且记录你的每一个动作。一个显示屏和一部摄像头构成了这种机器人的「头部单元」,让它能够追踪人们的去向。这款自动机器人被描述为一种自平衡机器人,它能够从三轮运动模式转变成两轮自平衡模式。这项技术的其中一种应用是能够帮助人们为 Facebook 的其它 App 拍摄照片或者视频,比如说 WhatsApp 和 Instagram。(来源:网易科技)一支斯坦福研究团队正在开发一套基于激光的新式系统。其旨在让无人驾驶汽车「看到」四周角落的盲点,在儿童或其它车辆突然窜出来之前作出响应。由于肉眼无法直接看穿,其采用了激光脉冲来对准角落的盲点。为此,斯坦福团队开发了一种能够计算出被捕获的光子路径的算法,然后凭借它来重现物体。(来源:CnBeta)欧洲航天局发明了一个推进器,能依靠大气中的空气分子运行。意大利公司 Sitael 制造了 ESA 发动机的实验样品,这个离子推进器利用了大气层顶部的稀有空气粒子,使卫星无需立即加油就能继续飞行。空气粒子通常会从卫星上反弹回来,但推进器会收集这些粒子并给它们充电,然后将它们喷射出去,以提供抵消大气阻力的推力。(来源:The Next Web)头图来源:Flickr
2018-02-16 /
一周极客科技盘点 可阻止性侵的大脑芯片;涂胳膊上就能避孕的男性避孕凝胶;Magic Leap 初代产品发布
据《每日邮报》报道,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芯片可以通过对大脑快速电击,中止性侵犯者的「冲动行为」。大脑伏隔核区控制着生物对食物和性的渴求,研究人员针对这一区域研发了专门的芯片装置。研究人员发现,在人们的冲动行为之前,大脑会发出一个特定的信号,从而使人们产生欲望,失去自控力。然而,研究人员通过测试小鼠发现快速电击伏隔核区可以抵消这一大脑信号,迫使性侵犯者考虑到社会后果。也就是说,在大脑发出信号后,大脑芯片可快速电击伏隔核区域,阻止人们的冲动行为。此外,研究人员表示,该芯片装置还可防止自杀、吸毒、暴食暴饮或失控的愤怒。(环球网科技)瑞士弗里堡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研制了一种新型「软体电池」。相关的研究论文已被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这种电池模仿的是电鳗的发电器官。其含有多种颜色的凝胶块,呈长条排列,很像电鳗的发电细胞。想打开电池,只需要一起按压这些凝胶。与传统电池不同,这种电池又软又灵活,有可能会应用于下一代的软体机器人。因材料更贴合人体,这种电池也有望用于制造下一代的起搏器等。(澎湃新闻)图/《自然》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在经历十多年的反复研究后,美国政府机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测试一种不同寻常的男性避孕方法——一种可以防止精子产生的外用凝胶。并不是要把它擦在阴茎上,而是擦在男性的上臂和肩膀上。新的凝胶含有两种合成激素,孕激素和睾酮。孕激素阻止睾丸制造足够的睾丸激素进而产生正常水平的精子。而睾酮主要用于来抵消孕激素引起的激素失衡,但不会诱发身体产生精子。男性需要每天在上臂和肩膀上擦半勺凝胶。凝胶会在一分钟内干燥,可以持续抑制男性体内精子保持在低水平约 72 小时。据悉,临床试验从四月份开始,将持续四年左右。(网易科技)那么问题来了:即使被证明有效,男人会使用它吗?图/视觉中国来自清华大学冯雪教授课题组发表了一篇论文,建立了新的无创血糖测量医学方法,能达到医疗级精确度,有巨大的医疗潜力。他们使用了基于力学-化学耦合原理的电化学双通道无创血糖测量方法,利用可以与人体自然共型贴附的柔性电子器件,通过在皮肤表面施加一个小的恒电流,形成离子流,并利用离子流将皮下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携带到皮肤的表面,继而通过超薄柔性生物传感器件进行高精度测量。他们的突破点在于超薄柔性生物传感器只有 3.8 微米厚,制造它需要力学、材料、化学、生物化学、电子以及信息等多个学科相结合。“领导”被扎针测血糖。图/《私人订制》剧照一家名为「BEAM Authentic」的美国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自带电子显示屏的胸针配件「Beam」,让你可以随时随地展示自我。这款胸针表面是一块 AMOLED 屏幕,可以播放包括 GIF 动图在内的任何定制图案或徽标。这种胸针可以根据环境自主调节亮度,白天黑夜都可以使用,节电模式下可续航 48 小时。用法非常简单,下载该公司的 APP 至手机后,用户可以上传图片或 GIF 动图,也可以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图片框架、文字和动图,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接下来,只需要通过蓝牙连接手机和「胸针」硬件,就可以在后者上显示图片或者动图,制造出一个专属胸针。比如,如果你是某个明星的粉丝,那么你可以上传 TA 的照片至 APP,然后通过 APP 将照片传到电子胸针上,并将电子胸针挂在衣服、书包等任何你想展示的地方,这样一来,就很容易让大家知道你喜欢 TA 了。此外,这款胸针内置有 GPS 定位系统,具备紧急报警功能。胸针所有者可以设置四个紧急联系人,按住胸针的报警键十秒,就可以通过手机把自己的位置发给紧急联系人。图/BEAM Authentic近日,3Glasses 深圳虚拟现实科技正式发布了最新 MR 头显蓝珀 S2,这款头显使用了单眼 1440*1440 的 LCD 屏幕,支持 inside-out tracking,可以让用户在 VR 中自由移动,定价为 3998 元。另外,3Glasses 还发布了一款搭载高通骁龙 821 处理器,专门为 VR 做了优化的安卓游戏盒 3Box A1,定价 2199 元。3Glasses 的两款产品都将在 2 月初正式发货。从 2014 年开始崭露头角,3Glasses 也是国内最早涉足 VR 行业的公司之一。3Glasses 公司 CEO 王洁在发布会上透露,公司在未来的主要方向还是面向 B 端的定制化业务。图/3Glasses今年 9 月份召开的 IFA 2017 展会上,联想联合迪士尼共同推出了全球首款沉浸式 AR 游戏设备——联想 Mirage AR 智能头盔套装。本周,联想正式将 Mirage 带到了国内市场。联想 Mirage 的《星球大战:绝地挑战》游戏应用目前包括光剑交战、策略战斗、全息象棋三款星战游戏(目前已经在 App Store 和联想的安卓应用商店上架了),所以用户买到的联想 Mirage 套装会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光剑控制器、增强现实头显和追踪信标。当然,你还需要自己准备一台智能手机。极客公园对这款设备进行了详细评测,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小标题链接查看。本周,Magic Leap 公司在其官方网站正式发布了其首款产品——Magic Leap One 创造者版本(Creator Edition)。这款采用了分体设计的 MR 设备由一台迷你主机、MR 头显和控制器组成。关于设备的价格和具体技术细节,Magic Leap 的官网并没透露太多,但其表示会在 2018 年初将设备、SDK 以及开发资料等给到「设计师、开发者和创意人群」。抛开 Magic Leap One 满满的「蒸汽朋克风」,这款「千呼万唤始出来」的 MR 头显暗示了未来几年类似产品的设计方向。而 Magic Leap 公司为这款 MR 设备筹备的 Demo 和内容,则指明了语音、手势识别等下一代人机交互环境的重要技术。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特意撰文表示:这个产品绝不会震撼的让这家公司立即「封神」,但会给它继续向前迭代的强大动力。因为在对一个颠覆性的新技术路径验证上,Magic Leap 已经取得了第一步的成功。图/Magic Leap头图来源:《私人订制》剧照
2018-02-16 /
独家探访 Magic Leap:我看到的另一种未来
昨天,那家充满了神秘感的明星创业公司 Magic Leap,终于发布了自己的初代产品。今年 4 月末,我曾去美国的劳德代尔堡亲身体验过 Magic Leap 初代产品的 Beta 版,也与 Magic Leap 的 CEO Rony Abovitz 深谈了 2 个多小时 ... Magic Leap 刚刚发布的初代产品随着 Magic Leap 终于完成对产品的打磨,放出了初代产品,这让我终于可以讲讲因为君子约定而雪藏了大半年的故事。讲讲我了解的这家神秘的公司,那位有趣的 CEO,还有让我印象深刻的产品体验了
2018-02-16 /
姗姗来迟:除了蒸汽朋克大眼镜,Magic Leap 头显还带来了交互硬件和内容的未来
当地时间 20 日,Magic Leap 公司在官方网站正式发布了其首款产品——Magic Leap One 创造者版本(Creator Edition)。这款采用了分体设计的 MR 设备由一台迷你主机、MR 头显和控制器组成。关于设备的价格和具体技术细节,Magic Leap 的官网并没透露太多,不过公司确实在网站表示会在 2018 年初将设备、SDK 以及开发资料等给到「设计师、开发者和创意人群」。抛开 Magic Leap One 满满的「蒸汽朋克风」,这款「千呼万唤始出来」的 MR 头显都暗示了未来几年类似产品的设计方向。而 Magic Leap 公司为这款 MR 设备筹备的 Demo 和内容,则指明了语音、手势识别等下一代人机交互环境的重要技术。虽然并没有给出明确说明,但是我们可以从官网和媒体报道中看出 Magic Leap One 创造者版本的四大看点:1. 分体式设计Magic Leap One 套装由三部分组成——一台迷你主机 Lightpack、一台 MR 头显 Lightwear 和一个蓝牙控制器 Control。根据 Magic Leap 创始人 Rony Abovitz 所说,迷你主机 Lightpack 的处理能力达到了外星人游戏笔记本的水平,为整套系统提供实时处理能力。Lightpack 和 Lightwear 头显之间以有线方式连接,前者可以别在腰带上,方便使用。2. 数字光场相对于一般 AR 设备,Lightwear 头显看起来更接近「潜水镜」而非「头显」。这款 MR 设备能做到更小的尺寸,主要是 Magic Leap 显示技术的功劳。不过,Magic Leap 依然没有详细说明公司一直强调的「数字光场」(Digital Light Field)的技术细节。但是,从头显前方的六颗摄像头来看,Lightwear 同样需要使用类似微软 HoloLens 的方式,来实现头显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映射,完成 Magic Leap 所说的「对现实空间的数字化复制」。3. 声场音效官网介绍 Lightwear 使用的是「声场音效」(Soundfield Audio),该技术能模仿声音在现实环境中的表现,让用户感受到声音的远近和强度。头显很可能会提供耳机插孔。在昨天 Marc Hogan 为 Pitchfork 撰写的文章中,就曾经透露在体验 MR 音乐 Demo 时戴了耳机。4. 混合交互Magic Leap One 配备了一个看似简易的蓝牙控制器,Rony Abovitz 透露这个控制器能实现 6 自由度的操控。控制器之外,Lightwear 头显正面的摄像头还支持手势识别。此外,头显在不同方向内置了四颗麦克风,能够收录使用者的语音指令。最后,在眼镜内部,还有专门用于追踪体验者眼球动作的传感器,让眼球追踪这个尚不成熟的技术,成为 Magic Leap One 交互名单上的一员。正如苹果在今年开发者大会上推出的 ARkit,指明手机成为近两年 AR 的重要载体。Magic Leap One 的出现,则表明了从手机到 MR 眼镜的进化过程中,一个中间形态的产品是怎样的。而从 Magic Leap 曝光的 MR 头显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未来 2-3 年内 MR 在硬件、交互和内容上的发展趋势。硬件:分体式头显将成主流虽然微软为其 MR 头显 HoloLens 研发了 HPU(Holographic Process Unit),Movidius 研发出 VPU(Visual Process Unit),但从底层来看,尚未有芯片公司专门针对 MR/AR 头显生产芯片。这种情况下,一个迷你主机作为主要处理单元就成为 MR 头显的标配。Magic Leap One 并不是孤例,现在大部分 AR 头显都需要用线连接一个小型设备来完成计算工作。Magic Leap One 的迷你主机 Lightpack 据说能达到高端游戏笔记本的计算力,正如惠普、索泰都为 VR 打造了背包式电脑,也许曾经疯狂的迷你主机也会借助 MR 设备的兴起,杀个回马枪。交互:语音、手势、控制器合而为一当处在一个未知的环境中时,人们往往会带上所有工具。对于混合现实来说,当我们依然没有搞清楚什么才是正确的交互时,只能让所有交互方式一拥而上。Magic Leap One 设备上大量的传感器,让头显能够支持语音输入、手势识别、眼球追踪以及蓝牙控制器等几种交互方案。这几种交互方式各有利弊,语音输入简便,但是不支持过于复杂的指令。手势识别方式接近于人类直觉,但在细节操作上容易产生疲劳,你不能让用户在把手举在空中持续 20 分钟。蓝牙控制器更接近于用户在 PC 时代遗留下来的鼠标输入习惯,方便但是输入和视觉的不一致造成的违和感遭人诟病。眼球追踪技术贴近人类眼部自然动作,但目前依然处于试验阶段。目前来看,在 MR 环境中,语音和手势识别依然是比较有潜力的交互方式,尤其是手势识别,能够让用户更自然的和虚拟物体和环境进行互动,因此更值得深入研究。目前,在手势识别上有较深积累的公司如 Leap Motion 也开始制定虚拟交互的一些准则,可能会对手势识别技术未来在 MR 方面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场景:娱乐、购物和社交和微软 HoloLens 不同,Magic Leap 对于自己的首款 MR 设备的使用场景,更多定在了 C 端消费者,而非单纯的商业应用。首先,家庭娱乐可以说是 Magic Leap 一直的招牌。ILMxLAB 和 Magic Leap 合作了「星战」MR 内容、新西兰的特效公司 Weta 工作室为 Magic Leap 制作了机器人相关的 MR 游戏。昨天极客公园也报道了 Magic Leap 和冰岛知名乐队 Sigur Ros 合作的 MR 音乐体验。大部分娱乐场景的设定都是普通人的起居室,可见 Magic Leap 对于旗下产品的定位还是 C 端消费品,而不是高端极客的专属设备。在公司官网,Magic Leap 一个建议的使用场景叫做「虚拟物体展示」,即让用户能将网络的物体「拽」到现实中进行详细观察。这代表和 2D 浏览器中的 JPG 图片不同,未来网页中的物品应该是已经做好的 3D 模型,当被触发时,可以被用户以 360°方式进行浏览。不用说,这个功能最好的应用场景就是网络购物,如果能看到实物就在眼前,无疑会打消买家的顾虑,更快「剁手」。可能看好 MR 在购物方面的应用,阿里在去年就领投了 Magic Leap 7.94 亿美元的投资。在《王牌特工:黄金圈》中有一个细节,特工戴上 AR 眼镜后,可以看到远方的「同事」坐在身旁的空座上。社交无疑是 MR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所以 Magic Leap 也在网页中将「空间融合」定位为 MR 头显的重要应用场景。昨晚 Magic Leap One 消息曝光后,在 VR 和 AR 领域内也引起了从业者的争论。有人认为「设计渲染图」和真实产品之间会有很大差距,至于「产品能否量产还是个问号」。也有看衰的从业人员认为,在芯片方面没有技术升级的前提下,MR 头显很难做到宣传一样的效果。甚至有人认为,Magic Leap One 可能是这家备受质疑的公司,给予媒体和投资人的一个交代。当然,也有 AR 从业者认为,Magic Leap 产品的发布,对于 AR 行业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在公司成立六年,融资 19 亿美元之后,美国最神秘的创业公司 Magic Leap One 终于曝光了第一代产品 Magic Leap One 创造者版本。而这款 MR 头显,就能能不能成为混合现实行业的一个里程碑,极客公园将在之后更新更多信息。图片来源:Magic Leap责任编辑:卧虫
2018-02-16 /
苹果将实施 Marzipan 计划;Magic Leap 公布首款 MR 头显
苹果 app store 自 2008 年问世以来大获成功,而同样的模式并没有在 Mac App Store 上成功复刻。不过好消息是,苹果计划通过让用户使用一套应用来适配所有产品线——iPhone、iPad 和 Mac。彭博社表示,据知情人士透露,从明年初开始,软件开发者将可以设计一套应用,既可以适用触控屏,也可以适用鼠标和触控板,应用可以自动识别是在 iPhone 和 iPad 上运行,还是在 Mac 上运行。知情人士透露,苹果现在计划将次作为明年秋天重大 iOS 和 macOS 版本更新中的一部分内容付诸实施。该计划的代号的「Marzipan」。理论上讲,该计划最早有可能在 2018 年的 WWDC 上发布,然后在秋天正式推出。不过该人士也表示,计划也有可能随时发生改变甚至被砍。(来源:MacX)点评:移动端应用和桌面软件的使用逻辑有很大不同,这点可能会为这一计划带来比较大的阻碍。Magic Leap 的第一个实际产品历经漫长的开发道路。今天,该公司宣布了一个新的增强现实系统 Magic Leap One,希望摆脱目前主宰 VR 的庞大头显。虽然细节仍然相当渺茫,但是我们现在了解到 Magic Leap One 的大屏幕功能,包括公司计划何时开始出货。Magic Leap 表示,它的 One 平台包装了高性能的计算硬件,虽然没有详细说明 Magic Leap One 在底层使用什么样的 CPU 和 GPU,但它确实表示能提供足够强大的游戏质量图形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性能。Magic Leap 将于 2018 年初在线推出创作者门户和 SDK,而 Magic Leap One 产品本身将在明年某个时候开始发货.更多关于 Magic Leap 新品的消息,请关注极客公园稍后带来的详细报道。点评:VR/AR 极有可能在 2018 年迎来又一个优秀产品井喷的高峰期。北京时间 12 月 20 日晚间消息,据硅谷知名付费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位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谷歌上海办公室正在开发一系列可穿戴产品和其他一些设备。当前,谷歌 Android Wear 是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最受欢迎的平台,但到目前为止,谷歌尚未推出自家的基于 Android Wear 的可穿戴设备。至于谷歌上海办公室是否在开发一款 Pixel 智能手表,还是其他某种全新的设备,目前尚不得而知。报道称,如今谷歌上海办公室的员工数量已增加到 150 人,而去年的此时仅为 20 人。员工数量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谷歌想进一步拓展其消费电子业务 ... 12 月 20 日消息,百度公司与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出行、对话式 AI 应用、云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将雄安新区打造为 AI-City 智能城市。在共建雄安 AI-City 上,百度将发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车、云计算等多个领域的技术与应用优势,以自动驾驶、对话式人工智能为重点推动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出行、智能家居、智能教育、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环保、智能支付、智能投顾等智能产业与服务在雄安的试点。据外媒报道,来自行业人士的最新消息称,三星显示器公司明年将为苹果 iPhone 供应 1.8 亿至 2 亿块柔性 OLED 面板,约是今年供应量的四倍。这些面板有望为三星带来 198 亿美元至 220 亿美元的营收,因为据研究公司 IHS Market 估计,每块 OLED 面板(还包括保护玻璃和触控传感器)的供应价格约为 110 美元。今年,三星显示器据称为 iPhone X 供应了约 5000 万块 OLED 面板。(来源:腾讯科技)长期以来,Uber 一直自诩为「互联网服务公司」,借助其应用 (App) 提供中介服务,为乘客和司机牵线搭桥。这一微妙的定位让 Uber 在许多国家免受与传统出租车公司一样的监管。但今天,欧盟最高法院「欧洲法院」(The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正式裁定,Uber 就是一家出租车服务公司,而非互联网服务公司:「Uber 所提供的服务属于交通服务范畴,各成员国可以对这种服务进行监管。」Uber 对此表示:「该裁决不会改变我们在欧洲大多数国家的运营,因为在那里我们已经按照运输法在运营。但是,仍有数百万欧洲人无法使用 Uber 这样的应用。」(来源:新浪科技)北京时间 12 月 20 日晚间消息,迅雷 CEO 陈磊周三表示,迅雷计划于明年在美国和欧洲推出云计算服务。陈磊今日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称:「我们希望于明年上半年在美国和欧洲开展业务。」此外,陈磊还表示,计划于明年 1 月或 2 月向中国临近的其他国家拓展业务。除了云计算业务,迅雷还提供游戏和其他一些服务。但陈磊表示,向海外市场扩张主要集中在云计算服务。陈磊称,使用用户「带宽」的模式允许迅雷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云计算服务,可能是亚马逊的 1/3。与此同时,迅雷也在开发新的安全技术。IDC 今日发布报告称,今年全球可穿戴设备整体出货量预计为 1.132 亿部,而 2021 年将达到 2.223 亿部,年复合增长率为 18.4%。当前,最受欢迎的可穿戴设备是一些基础型智能手环,如小米手环和 Fitbit Charge 等。但 IDC 指出,未来四年这类产品将保持较低的一位数涨幅。英国诺丁汉市刚刚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台无家可归者自动售货机,允许那些在街上睡觉的人在白天或晚上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免费获得必需品。该机器现已安装在 Broadmarsh Intu 购物中心,可分配水,新鲜水果,能量棒,卫生护垫,袜子和三明治等物品。它甚至提供抗菌乳液,牙刷,牙膏和书籍。(来源:cnBeta)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日前展示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Cape Canaveral)乎完全组装好的猎鹰重型火箭照片。猎鹰重型火箭定于明年一月份的某个时候发射,从照片来看,最大的缺失部分看起来是顶部的有效载荷和鼻锥。猎鹰重型火箭由三个猎鹰9核心捆绑在一起,并大多可重复使用,所有三个核心火箭发射后,将返回到地球,所以它们可以用于其他任务。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已经表示,这次即将发射的火箭的外层核心是以前猎鹰9火箭的助推器。正如我们以前所报道的那样,猎鹰重型火箭将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火箭之一,能够将约14万磅的货物放入低地球轨道。两百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从电鳗身体结构得到启发,发明了最早的电池——伏打电池。如今,人类在研究出电鳗放电的原理后,又研发出了「软体电池」。这种「软体电池」又软又灵活,有可能应用于下一代的软体机器人和起搏器中。这种新型「软体电池」由瑞士弗里堡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研制。相关的研究论文已于 12 月 13 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来源:澎湃新闻)奥迪为其部分生产线的工作人员推出了新技术,它是一个外骨骼,被设计成一个穿在身上的辅助提升工具。整个外骨骼重约三公斤。该装置是一个金属框架,包括上下身上的元件以及连接背部和大腿的支撑结构。工人把这种外骨骼像一件衬衫一样拉到头上,然后把它绑在臀部上。手大小的一对盘子安装在大腿上,以分散负荷。奥迪说,该装置可以减少 20-30% 的背部紧张,并有助于促进健康的姿势。可穿戴设备还允许工作人员执行日常工作,不会被限制移动自由。奥迪还指出,该设备足够轻便灵活,可以让用户正常行走,转弯和拉伸。(来源:cnBeta)
2018-02-16 /
工业光魔创意总监入职 Magic Leap 混合现实版《黑客帝国》不远了
刚刚曝出完成 D 轮 5.02 亿美元融资的 Magic Leap 公司最近可以说新闻不断,很显然,其并没打算就此沉默下来。近日,外媒 TheVerge 报道称,卢卡斯影业和工业光魔的执行创意总监 John Gaeta 目前已经入职 Magic Leap,前者之前曾经作为主管,负责工业光魔 ILMxLAB 的负责人,其专注的方向正是混合现实、VR/AR 在影像娱乐方面的尝试。作为资深特效专家,John Gaeta 操刀的《黑客帝国》不仅为其拿下奥斯卡小金人,同时片中的「子弹时间」特效也给全球影迷留下了一代经典。在今年年初极客公园举办的 GIF2017 大会上,John 也介绍了其当时负责的 ILMxLAB 使用混合现实、VR 和 AR 技术来创造新型娱乐内容的尝试。而从 Magic Leap 和 ILMxLAB 的紧密合作关系来看,John Gaeta 此次加盟前者也可以说其实早有预兆。Gaeta 于 1990 年从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毕业,彼时他已在数字与真实世界的结合上略有建树,他的导师 Diane Piepol 曾评价他:「完美地在技术极客和摄影迷的世界中流动。」90 年代,沃卓斯基兄弟在筹备《黑客帝国》时,只有捉襟见肘的 6500 万美金。当沃氏兄弟带着《黑客帝国》手稿找到 Gaeta 时,Gaeta 被脚本中的「子弹时间」震撼,他意识到,「这就是我一直想做的事」。《黑客帝国》是他作为视觉特效总监的第一部独立作品。全片有 415 个特效镜头,他带领当时约有 65 名员工的 Manex 承担了大部分复杂的画面和全 CG 场景,其余部分由另两家特效工作室 Animal Logic、DFilm 一起合作完成。《黑客帝国》中的「子弹时间」《黑客帝国》中令人惊艳的「子弹时间」特效不仅为 John 赢得了一尊奥斯卡特效小金人,也让片中这个瞬间留名影史。在完成《黑客帝国》的特效壮举后,John Gaeta 于 2013 年入职《星球大战》的创造者,卢卡斯影业公司。在卢卡斯影业,John 不仅从事自己一直擅长的特效创意,同时投入更多的精力着手研究「下一代影院」。2015 年,由华特迪士尼幻想工程(Walt Disney Imagineerin,WDI)牵头,联手卢卡斯影业和工业光魔成立 ILMxLAB,其愿景是在 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和 AR(增强现实)领域内,探索交互技术在电影院、主题公园或新娱乐平台的应用。而 John Gaeta 则以执行创意总监的身份,成为这个全新实验室的带头人。ILMxLAB 成立之时,正是 VR 和 AR 在全球掀起狂潮的时候。在 2016 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xLAB 展示了使用 3D、追踪定位技术制作的全息影院(Holo-Cinema),让体验者可以在一个角落组成的空间内和「星战」中的 BB-8 机器人亲密接触。而这只是 ILMxLAB 的牛刀小试。此后,xLAB 制作了《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变形金刚 5》等一系列大片的相关 VR 体验,让工业光魔这个传统特效大厂在 VR/AR 这个新赛道上拔得头筹。Magic Leap创始人Rony Abovitz(左二)和John Gaeta(左三)而不断探索新技术的 John Gaeta 和硅谷神秘创业公司 Magic Leap 结缘很早,在 2014 年时前者就曾经前去后者在佛罗里达的简陋办公室体验过其技术,John 后来毫不讳言称自己「见到了前所未见」。而当时 Magic Leap 尚未获得来自谷歌的石破天惊的 5 亿美元巨额融资。2016 年年初,Magic Leap 完成了由阿里巴巴领投的 C 轮超过 7 亿美元融资,而这家已经成立了 6 年,三轮拿下超过 12 亿美元投资的公司,除了几个视频 Demo,没有任何产品问世。正在公司受到全球强烈质疑的时候,2016 年 6 月,Magic Leap 宣布将和 ILMxLAB 合作,共同研究如何利用技术探索「体验式叙事」的新边界。Magic Leap 也曝光了一段「星战」经典人物 R2D2 和 C-3PO 虚拟形象在现实世界出现的视频,瞬间刷爆科技圈。工业光魔和卢卡斯影业的站台,毫无疑问对 Magic Leap「稳定人心」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一手促成这次合作的 John Gaeta 不仅是 ILMxLAB 最具眼光和技术预测性的创意总监,同时也可算是 Magic Leap 公司的「福将」了。John在极客公园GIF 2017大会上介绍ILMxLABJohn Gaeta 此次加盟 Magic Leap 担任创意战略和高级 VP,他称自己此次转职是「为观众创造惊人体验,寻找前沿技术漫长路上的一个新章节。」作为技术和特效专家,John Gaeta 的加入,或许将让 Magic Leap 的技术能够推广到好莱坞的专业电影人圈中,让这些知名的创意人才们使用混合现实技术,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加强 Magic Leap 的品牌,让更多的人消除对公司的怀疑。根据消息,Magic Leap 可能将于下月开始向合作伙伴展示其产品的效果。也有媒体称 Magic Leap 将在未来半年,向合作伙伴提供其眼镜类产品。至于这家已经拿到 19 亿美元投资的混合现实公司的产品如何,请持续关注极客公园的相关报道。责任编辑:双筒猎枪
2018-02-16 /
从被阿里、谷歌追投到一度备受质疑,19个月后, Magic Leap 再获 5 亿美元融资
当地时间 10 月 17 日,混合现实创业公司 Magic Leap 正式宣布获得新加坡淡马锡领投的 D 轮 5.02 亿美元融资,此时距 Magic Leap 上一轮融资已经过去 19 个月。此前最近的一次融资是去年2 月初阿里巴巴领投的 C 轮 7.9 亿美元投资。目前,Magic Leap共计获得4 轮超过 19 亿美元投资。有消息称,其将在未来 6 个月内向特定合作伙伴提供首批产品,且 Magic Leap 首款产品的定价可能为 1500 美元到2000 美元。作为硅谷最神秘的创业公司,Magic Leap 以融资能力和对其产品的保密能力闻名于行业。此次获得 5.02 亿美元 D 轮融资的消息,早在 1 个月之前就已经被媒体曝光,随着 Magic Leap 官方发声,算是最终坐实。从 2014 年拿到 5000 万美元融资开始,4 年之内 Magic Leap 共获得 4 轮融资,融资额超 19 亿美元,可以说冠绝全球。真正让 Magic Leap 出名的是 2014 年 10 月的5.42 亿美元B 轮融资,由科技巨头谷歌领投,高通、Andreessen Horowitz 等知名公司跟投。1年半之后,Magic Leap 获得 C 轮 7.9 亿美元融资,领投者为阿里巴巴,跟投的除了之前的谷歌外,摩根斯坦利、华纳兄弟、JP Morgan 等大型公司也榜上有名。现在,名单上又加上了一个新加坡淡马锡,同样是重量级公司。一方面是谷歌、阿里等巨头公司的看好,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很少见到 Magic Leap 这样融了 19 亿美元,但 4 年时间内都没有产品问世的创业公司。Magic Leap 倒是在 2015 年和 2016 年分别放出了几段产品演示视频,从体育馆中的鲸鱼,到和 ILMxLAB 合作的「R2D2」,都被一些业内人士吐槽是电影特效,而非产品的真实效果。在昨天的 D 轮融资之前,Magic Leap 宣布将和漫画公司 Madfire 合作,将漫威、DC 漫画带入混合现实世界。不过,根据外媒消息,Magic Leap 将在未来半年向合作伙伴提供公司的首批产品,据悉这款产品的定价可能在 1500 美元到 2000 美元。当然,这个定价可能意义不大,因为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买到。此前曾有媒体曝光 Magic Leap 提交的产品专利图,从曝光的图片来看,这款眼镜的景框两边各有两个类似摄像头的传感器。眼镜分为两层镜片,一个外层镜片,和一个更小巧一些的内层镜片。内容镜片下方可以看到两个感应器,看起来颇像眼球追踪传感器。在两个镜腿下方各有一个接口,通过线缆和其他设备连接在一起。另外,外媒透露 Magic Leap 的眼镜设备只是起到显示的作用,数据处理和电源都需要连接额外的设备。一台包含 GPU 和 CPU 的迷你主机,大小类似一台 CD 播放器,用来处理数据和提供电源,而迷你主机则可以挂在腰带上。作为国内极少数体验过 Magic Leap 在研产品的人,极客公园创始人兼总裁张鹏,曾经于今年 4 月受到 Magic leap 创始人 Rony Abovitz 的邀请,在 Magic Leap 总部体验了其最新的原型机。张鹏表示不能透露具体产品细节,他确认此次曝光的专利图和 Magic Leap 的原型机并不完全一致,但大致方向接近。在体验方面,张鹏根据自己的体验认为 Magic Leap 产品要比目前市面上的 VR 和 AR 设备要「好很多」。他透露,如果进展顺利,Magic Leap 可能将在年底公开其产品。「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这句话形容 Magic Leap 可以说是比较合适。来自知名公司 19 亿美元的巨额融资能够激起多少期待,就为其宣传的「混合现实数字光场」技术带来多少压力。究竟 Magic Leap 的产品能否打脸所有质疑者,下个月可能就有分晓。关于这家硅谷最神秘公司的更多最新信息请关注极客公园,未来我们将带来更多 Magic Leap 的独家报道。图片来源:Magic Leap责任编辑:双筒猎枪
2018-02-16 /
Magic Leap 网站更新,要带你体验 MR 旅程并大量招人
作为硅谷最神秘的公司,Magic Leap 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就在两周前曝出淡马锡将会考虑 5 亿美元投资之后,Magic Leap 的网站则在近日进行了更新,指明希望带领用户一起踏上混合现实之旅,同时网站还曝光公司目前有 200 个以上的职位正在开放招聘。此前,曾有消息称 Magic Leap 的产品将在未来 6 个月内发货至限定的客户手中。打开 Magic Leap 的网站,之前曾经让公司名震天下的「鲸鱼」、「小象」的 Demo 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非常简单的一个「Hello」,下方则是公司红色的小 Logo。而且,这个小的 Logo 还能随着访客的鼠标而四下转动,非常有趣。在标志下方,是公司对自己新的定义,其中文字写到:我们是 Magic Leap,由一群工程师、艺术家、先锋、诗人、探索家以及有时候还有机器人组成的公司。我们正在努力打造混合现实数字光场技术,而我们将带您一起踏上这个旅程。更多信息敬请期待。在 Magic Leap 这款最新简化网站上,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加入我们」功能。点击进去可以看到公司目前正在开发招聘的职位,粗算一下目前 Magic Leap 大概有 200 个以上的职位正在进行招聘,类别包括行政管理、设计、IT、工程以及法律等不一而足。而这些职位所在的城市既大部分在美国,但在以色列、新西兰和瑞典也有职位开放。在国内,Magic Leap 在香港的分公司正在招聘供应链经理等职位。两周之前,有消息称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正在考虑以 5 亿美元巨资,对 Magic Leap 进行新一轮投资。而如果本轮投资成为现实,Magic Leap 的估值将推高到惊人的 60 亿美元,这而公司目前尚未推出其产品。也有消息称公司会在未来 6 个月内将产品发送到限定客户手中,而产品的定价为 1500 到 2000 美元。此前,Magic Leap 的专利图在网络曝光。从曝光的图片来看,这款眼镜的景框两边各有两个摄像头类似的传感器。眼镜分为两层镜片,一个外层镜片,和一个更小巧一些的内层镜片。内容镜片下方可以看到两个感应器,看起来颇像眼球追踪传感器。在两个镜腿下方各有一个接口,通过线缆和其他设备连接在一起。作为国内极少数体验过 Magic Leap 在研产品的人,极客公园创始人兼总裁张鹏,曾经于今年 4 月受到 Magic leap 创始人 Rony Abovitz 的邀请,在 Magic Leap 总部体验了其最新的原型机。张鹏表示不能透露具体产品细节,他确认此次曝光的专利图和 Magic Leap 的原型机并不完全一致,但大致方向接近。在体验方面,张鹏根据自己的体验认为 Magic Leap 产品要比目前市面上的 VR 和 AR 设备要「好很多」。他透露,如果进展顺利,Magic Leap 可能将在年底公开其产品。而此前一直质疑 Magic Leap 是「骗子公司」的人士,很可能「被打脸」。虽然一些传闻和消息都没有得到证实,但是 Magic Leap 这次简单的网站更新,也表明公司依然在正常运行,并且新品的发布也已经可以期待了。图片来源:Magic Leap官网责任编辑:双筒猎枪
2018-02-16 /
饶了眼镜吧 TechCrunch 中文版
Magic Leap2017 年就干了一件事:勿忘我。今年硅谷的年度笑话,我在 Juicero 和 Magic Leap 之间犹豫了很久。自打被热衷于撒独家猛料的付费墙科技网站 The Information 唱衰了一番,Magic Leap 的公关口径似乎有了转向,或许是知道他们捣鼓的玩意根本入不了科技记者的法眼,也经不起推敲。现代科技真的能把维塔工作室的奇思妙想转化成现实吗?跑科技口的肯定没有跑娱乐口的乐观,我这么觉得,Magic Leap 也肯定这么觉得。来自维塔工作室的大作,Magic Leap 当时称:未使用任何特效两年后,Magic Leap 发布了长达 6 秒的新视频,演示了 Magic Leap 与冰岛摇滚乐队 Sigur Ros 共同开发的备受期待的 AR 软件,然而并没有出现任何相关硬件设备,甚至连声音都没有。网友对此评论:所以这是新专辑出不了的意思?Magic Leap 这款眼镜的渲染图,有点像威利旺卡戴过的那只乖张的眼镜,又有点像美国队长身边的猎鹰飞行时的护目镜──看,不管怎样还是离不开电影圈子。据说试用过这款眼镜也只有 Pitchfork 和 Rolling Stone 两家高档娱乐媒体,可能因为他们的读者群对 “蒸汽朋克” 这个概念的接受度更高一点。遗憾的是,这些报道最后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没关系,这个可以理解,毕竟隔行如隔山,可能 Magic Leap 也就需要这样雾里看花隔层纱的企宣效果。在乐迷和影迷眼里的酷产品,在科技人士的眼里只是 “下一个” 眼镜。VR 眼镜就不提了,AR 眼镜目前来看没有一款获得成功的,背负着巨头名号出征的 Google Glass、HoloLens 相继倒下,就连超级大潮物,功能简化到和普通墨镜没有什么区别的 Snap Spectacles 也积压了几十万库存……现在继续做眼镜,而且是后面带线还带挂坠、遥控器面向消费市场的智能眼镜,真的有活路吗?消费市场一再证明,手机屏幕是移动世界里 10 年里唯一的主屏,其他屏幕,比如手表,全都是渣渣。在使用体验上,人们更希望通过手机屏幕去呈现虚拟和现实的交互,其他的屏幕作为辅助就可以。且不说花万余元买来 HoloLens 看网页这种烧包的事,就拿捉宝可梦来说,用手机玩绝对正常,如果换成 AR 眼镜,那就是 glasshole。就眼镜误事业这点,我们必须怪罪 Google X,如果没有他们向七龙珠致敬的头脑风暴,就没有全世界那么多的大小公司前赴后继死在眼镜上。Google 用了两个迭代才解决了近视远视使用者的痛点,也让那些早期使用者成为了人们口中的 “眼镜混球”。他的后继者 HoloLens 展示了更美好的未来,甚至可以用 AR Minecraft 干掉乐高,但也迟迟不能民用。眼镜不只是可穿戴那么简单,对视力不好的人来说,它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配饰,它也代表了一个人的品味,性格。人们普遍对被遮挡的目光投以敌意,即使是普通的墨镜。YouTube 超级播主 Casey Neistat 不止一次解释过他为什么一直戴墨镜(为了偷看照相机里自拍的效果),以平息评论里的不满。这些如果换成 Magic Leap 或者 Google Glass,获得的敌意应该只多不少。智能眼镜最好的角色应该是生活的仪表盘,和汽车的仪表盘一样,显示速度转速油耗水温这些必要信息即可,多余的东西就是累赘。让 AR 回归手机屏幕吧,在智能手机统治世界的十年后,用手机做什么都能让人理解,期待一下 ARKit 和 ARCore,它们能实现超越眼镜那方寸之间的事情。或者,如果你依然纠结在解放双手,不妨尝试一下全息投影这个领域?请不要再折腾眼镜,折腾人类的心灵之窗了。如果 Magic Leap 入华,我建议他们找摩登天空杂志去写,找崔健做代言人,做一套(RED)红色特别版,广告曲呼之欲出:那天是你用一块红麦基利普,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祝 Magic Leap 2018 商祺。
2018-02-16 /
Magic Leap再获沙特公共投资基金4.61亿美元投资
腾讯科技讯 3月7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尽管Magic Leap公司还没有推出任何一款真正的产品,但这家颇具神秘色彩的公司依然还在吸引着大量投资者的关注。今天,这家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增强现实初创公司宣布,已经从来自沙特阿拉伯的主权投资机构公共投资基金获得了4.61亿美元的投资。该公司表示,公共投资基金作为领投方占据了其中4亿美元的投资,另外0.61亿美元来自于其他新的投资者。据悉,公共投资基金的这笔投资属于Magic Leap的D轮融资,去年10月该公司同样获得了来自于淡马锡领投的5.02亿美元。因此目前Magic Leap的D轮融资总额达到了9.63亿美元,迄今为止该公司的总融资金额已经超过了23亿美元。“Magic Leap团队和我都非常欢迎公共投资基金和其它新投资者加入到Magic Leap大家庭。我们期待有新成员加入我们的新旅程,共同打造出一个让人惊叹的未来。”Magic Leap公司首席执行官Rony Abovitz表示。也许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作为一家增强现实初创公司,Magic Leap凭什么能融到这么多钱?其实这也是外界一直都在关注的问题,而现在来看,Magic Leap的确能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Magic Leap正在研发一种我们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硬件产品,并且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开发新的显示技术和能够快速高效映射周围环境的传感器套件上。同时Magic Leap还在开发了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并且为开发者专门搭建了平台。既然Magic Leap的产品拥有如此多具有颠覆性的亮点,因此也意味着想要开发出满意的产品自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同时这也是Magic Leap的产品被一再推迟亮相的原因。目前Magic Leap依然还在不断筹集资金,但始终没有推出产品。根据之前的消息来看,Magic Leap One的开发者版本将在2018年亮相,但就连Magic Leap公司自己都承认,目前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编译/音希)
2018-02-16 /
Magic Leap刚融资5亿美元就被员工侵吞100万美元
腾讯科技讯 据外媒报道,在融资5.02亿美元后才几天时间,增强现实公司Magic Leap就报警称它的一名员工侵吞了大约100万美元。该公司是在去年10月报的警,当时它刚刚宣布D轮融资。此案涉及到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一名员工和一家独立的招聘公司。Magic Leap公司的人才招聘高级经理谢丽尔-马丁(Cheryl Martin)与一家独立的招聘公司Hampton Group合作,虚开了共计100万美元的招聘39名员工的费用发票,尽管该招聘公司并未帮助招聘过这些员工。Magic Leap公司称,该公司与Hampton Group招聘公司的合作关系从2015年8月一直持续到2017年7月。马丁尚未对此作出回应。Hampton Group公司的安恩-史密斯(Ann Smith)称自己完全不记得此事,不愿发表评论。Magic Leap成立于2011年,负责开发增强现实技术,融资能力极强。在至少四轮融资活动中,它筹集了逾19亿美元资金。这使得它成为圈子里资金最充裕的初创公司之一。但是,它迄今为止尚未推出一款产品。它的AR 眼镜Magic Leap One(创作者版)准备在2018年初推出。(编译/乐学)
2018-02-16 /
Magic Leap将获得沙特主权财富基金4亿美元投资
腾讯科技讯 2月24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来自沙特阿拉伯的主权财富基金(PIF)目前正在与Magic Leap谈判,希望能够向这家科技公司投资4亿美元。尽管Magic Leap的增强现实眼镜还未上市,但一旦这笔交易完成,这家美国初创科技公司的融资总额将达到23亿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沙特阿拉伯的主权财富基金(PIF)和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Magic Leap之间的交易预计在未来几周内公布。这笔新融资是Magic Leap继去年10月宣布5.02亿美元融资的延伸,该轮融资由新加坡淡马锡投资基金领投。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将Magic Leap的估值定在了60亿美元左右,之前包括阿里巴巴、谷歌和富达国际等都是Magic Leap的投资者。目前双方均未对此进行回应。Magic Leap的“混合现实”眼镜采用了数字光场技术,通过先进的传感器阵列,将虚拟物体显示在现实世界环境中的特定位置。Magic Leap的混合现实眼镜研发时间已经超过了8年,甚至一度引起了外界的质疑。如果双方交易达成,标志着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在2016年完成对Uber的35亿美元投资之后,又针对美国科技行业进行了一笔引人关注的投资。价值2300亿美元的沙特公共投资财富基金是沙特王储默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意图将沙特阿拉伯从以石油为中心转向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投资平台。这笔交易完成之后,PIF基金成为了日本软银集团管理的930亿美元投资基金的最主要支持者,同时也可以让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更坚决的在科技公司上进行投资。许多人将软银目前450亿美元的投资视作一种迹象,通过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在众多科技行业公司中寻找最佳投资目标。不过这次PIF基金选择了绕过软银愿景基金直接向Magic Leap投资,打破了这种惯例。Magic Leap表示,通过在一款紧凑的设备中使用自家开发的光学系统,能够为数字光场的视觉效果提供动力,并且开发专门的操作系统,同时运行专属的应用程序。目前Magic Leap正在与微软和苹果等公司竞争。在一些人的眼中,Magic Leap代表了未来计算设备的发展趋势。去年12月,该公司展示了首款名为Magic Leap One的原型设备,目标针对的是设计师、开发者和创意人员。目前还不清楚开发者版Magic Leap One具体的售价,不过在上市的时候很有可能超过1000美元。本月早些时候,Magic Leap与美国NBA职业篮球联盟达成了合作协议,并且展示了一段由NBA球星沙奎尔·奥尼尔(Shaquille O’Neal)拍摄的宣传视频。Magic Leap公司已经承诺,将在今年年初向开发者推出名为“开发者门户”的开发工具包,帮助开发者为这款智能眼镜开发应用和游戏。(编译/音希)
2018-02-16 /
Magic Leap携手NBA AR设备或降至一部手机的价格
腾讯科技讯据外媒报道,总融资已达19亿美元的AR新创公司Magic Leap终于又有下一步动作了。该公司主席兼CEO鲁尼-阿布维茨表示:“Magic Leap计划开发多个版本的AR眼镜以满足各层次消费者和专业人员的需求,其中最便宜版本的价格与一台高端智能手机相当。”“我们正在打造一整套产品线,Magic Leap可不是靠一款产品打天下的公司。”阿布维茨在今天的Code Media大会上说道。说到此前发布的Magic Leap One“创作者版”,阿布维茨表示这款产品未来只是公司的中端产品。“我们可能会有更贵的,也会有定位更低的产品,它们是分别为超级发烧友和普通消费市场准备的。”虽然对产品价格定位侃侃而谈,但事实上Magic Leap从来没公布过自家设备的具体售价,而且阿布维茨口中面向普通消费市场的产品也不便宜。如果他说的高端智能机是iPhone X,那么用户至少得花1000美元,而定位中端的Magic Leap One则可能卖到1500-2000美元,毕竟其直接竞争对手,微软的HoloLens开发者版售价高达3000美元。阿布维茨还指出,即使Magic Leap产品卖的贵消费者也不会吃亏,因为它们的头戴设备未来可以“替代你的智能手机、电视、笔记本、平板电脑等产品,这样一下就为你省了几千美元”。此前,Magic Leap一直是家神秘的公司,它们一款产品没发布却拿到了19亿美元融资(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和谷歌等巨头)。不过,最近几个月这家公司开放多了,它们不但正式公布了首款产品,今天还宣布与NBA达成合作。此外,它们还找来了退役NBA球星奥尼尔拍了个宣传视频,看起来大鲨鱼还是很喜欢Magic Leap One的。(编译/锐志)
2018-02-16 /
previous 1 2 ...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 272 273 next
  • feedback
  • contact
  • © 2024 context news
  • about
  • blog
sign up
forget pass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