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热议:爱因斯坦“非圣贤”读者很淡定
访问原链 前往事件
爱因斯坦

近百年前爱因斯坦在中国旅行时私下记录了对中国人的种族主义看法,英国媒体报道说,爱因斯坦的评论不乏种族主义和歧视妇女色彩,但在当时那是比较普遍的看法。

《独立报》记者巴里(Josh Barrie)撰文说,爱因斯坦本人在1946年曾经说过种族主义是"白种人的疾病",但他在20年前(1920年代)的私人日记似乎说明他也不能免俗。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爱因斯坦的远东旅行日记》的编辑罗森克兰兹(Ze'ev Rosenkranz)说,爱因斯坦在日记中还提到日本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谓弱智的生物起源。在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在日本旅行期间做过演讲,他在讲话中赞扬日本人,说日本人"朴实无华,体面,总体来说令人愉快",似乎不同于他私下表达的看法。

《独立报》文章说,这些观点放在今天当然是种族主义观点,例如把其他人称为劣等民族。除了种族主义观点,爱因斯坦还在私人日记中表达了歧视和轻蔑女性的言论。例如他评论当时中国女性说:中国的女性与男性基本上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同,更实在难以理解这样的中国女性为啥能吸引中国的男性与他们不断生育后代。

尽管爱因斯坦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把中国人形容为"麻木","肮脏"的人,但是《卫报》报道注意到许多中国网民为爱因斯坦作辩解。报道引述中国《环球时报》的读者评论。"一半水一半沙"的网民评论说,"虽然说的难听,但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

爱因斯坦称中国人"勤劳、肮脏、愚钝"。他注意到,"中国人吃饭时不坐在凳子上,而是像欧洲人在树林里如厕那样蹲着……(中国人)安静、拘束,就连孩子看上去都很呆板、愚钝"。他还写道:中国人"生很多孩子"、"繁衍能力很强"。

《卫报》报道引用中国微博用户的评论说: 爱因斯坦去中国的时间不好,当时是中华民国初期,中国人遭遇到饥饿,战争,贫穷,在那种境地中国人如何能够得到爱因斯坦的尊敬呢?

但似乎许多中国网民对爱因斯坦的看法表示支持,他们不认为那是对中国的侮辱。报道引用中国网友的话说: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肮脏吗?从那时候的照片看,他们看上去的确很肮脏,爱因斯坦只不过准确地描述了那个时代罢了。

《卫报》报道注意到《环球时报》有的读者把爱因斯坦的观察同以辛辣讽刺中国社会的作家鲁迅相提并论。

《环球时报》在最新发表的评论中也说:"中国网民的看法是,当时的中国和中国人恐怕给外国人的印象就是这样的。更何况鲁迅先生在爱因斯坦来到中国4年前(即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中也深入地讽刺和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令人绝望的精神面貌,并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中国人思想的荼毒。"

但是也有相当多中国读者认为爱因斯坦的看法就是直截了当的种族主义。《每日电讯报》记者尼克·阿兰也说,在第一次从德文翻译成英文的爱因斯坦旅行日记中,爱因斯坦认为中国人弱智,做出种族主义的评论。

《每日电讯报》报道说,爱因斯坦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次年开始用5个月的时间去旅行,他去了中国,新加坡,香港,日本,巴勒斯坦和西班牙,并在自己的私人日记中记录了旅途感受。

他说中国是个"独特的类似群居动物一样的民族",其人民"更像(无生气麻木)偶人","如果其他人种被这些中国人取代,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就连那样想一想都是无可言喻的悲伤。"

《环球时报》周五发表社评赞扬了中国网民的冷静评论。评论说,如果爱因斯坦现在能看到中国人对他私人日记的反应,他会如何写(中国人)呢?

在《环球时报》评论栏中,有人说这不过说明了"爱因斯坦是个科学家不是圣人",还有评论说"爱因斯坦是人不是神,他思想也有局限的一面,他用静止的目光看中国就证明了他思想的局限性!"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5月出版了《爱因斯坦游记:远东,巴勒斯坦和西班牙,1922-1923》。其中爱因斯坦的关于中国人的评论受到媒体关注,也引发对作为科学泰斗和人道主义者的这位科学家的议论。

如无法正常显示,请访问原链。 本页面由上下闻自动抓取且内容未经任何改动,目的是提升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