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的改革削弱印度经济能力
访问原链 前往事件

一年前,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绕过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将他的内阁锁在房间内,宣布了单方面决定的独断的废钞政策,而且仅仅在4个小时后就予以生效。一夜之间,86%的印度货币价值退出了流通。

莫迪宣称这项决定旨在根除腐败。12个月过去了,在印度正面临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之际,他唯一根除的是我们对一度蓬勃发展的国内经济的信心。

废钞消灭了印度2%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破坏了非正式的就业领域,并摧毁了数百万辛勤工作的印度人的生活。根据印度经济监测中心(The Centre for Monitoring Indian Economy)的估算,在2017年头4个月里,逾150万人因废钞而失业。

今年,仓促出台且概念不清的商品和服务税对我们的经济又是一个打击。这种税收制度极为官僚主义和复杂,它破坏了个体店主和中小企业的生计,创造了一个给予官员无限权力的现代版“许可证制度”(Licence Raj)。

两项举措发生在全球性因素对印度经济模式提出特别要求之际。一个国家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为其民众提供就业。中国对蓝领工作的全球垄断,使其他国家面临根本挑战。这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愤怒工人在投票箱表达自己的不满——无论是在选举莫迪、支持英国退欧还是在选举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时候均是如此。

莫迪等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独裁者的崛起受到两个因素的推动:一个是连通性的大幅增强及其对机构的深远影响;另一个是中国在全球就业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在民主国家,信息一度存在于只有少数人才能访问的机构孤岛。互联网摧毁了那些垄断者。连通性及其带来的透明对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对我们的机构体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由此导致的撕裂创造了一个强人可以肆意妄为的环境。

在就业方面,尽管西方将全球化、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誉为通往乐土之路,但它们也掏空了自己的制造业群体。西方和印度的资本家没有管理自己工厂内的劳资冲突,而是决定将制造活动转移至海外。

与此同时,在上世纪70年代对国内激增的社会问题采取压制策略的中共,开始接纳西方世界的劳资冲突。正如邓小平所言,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如今,中国猫牢牢捉住了全球制造业这只老鼠。

中国政治组织结合通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掀起巨大变化。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制造业仅占全球商品产值的3%,如今该数值已接近四分之一。它们的成本低于西方竞争对手;它们大规模生产;而且不受异议、工人权利或透明度的干扰。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平均每天创造5万个就业岗位,而莫迪领导下的印度平均每天仅创造500个就业岗位。

这种优势也有惨重的代价——中国民众没有言论自由,不能提出异议或者质疑,那些敢于异议或质疑的人很快受到严厉惩罚。这不是印度应该效仿的模式。

在存在连通性、但没有来自中国生产率的威胁的情况下,西方和印度仍然会有蓝领就业岗位。假如只受到中国生产率的威胁而没有连通性,经济将会受到影响,但机构职能不会受到挑战。目前正是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造成了破坏。

对印度而言,真正能够应对中国在就业领域带来的挑战的,是我们庞大的中小微企业群体。它们代表了印度的创新能力,并拥有接管中国制造机器的技能、知识和理解力。我们亟需赋予这些群体力量,并将它们与资本和技术联系起来。但是莫迪政府并没有帮助它们发展,而是出台了废钞和有缺陷的新税,对它们造成致命打击。

世界各地的自由民主国家面临的挑战是在保持我们的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同时,在一个具有21世纪连通性的世界中与中国组织展开竞争。

莫迪将因失业和经济机会匮乏导致的愤怒转化为群体性仇恨,损害了印度。他选择躲在一个浅薄的、充满仇恨的政治叙事背后。恐惧或许将莫迪推上了台,但绝不会创造就业机会,也绝不会改革印度的机构,使我们的国家适应21世纪的挑战。

本文作者是印度国大党(Indian National Congress)的副主席

译者/裴伴

如无法正常显示,请访问原链。 本页面由上下闻自动抓取且内容未经任何改动,目的是提升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