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时间最长的电影上映:真实版《西部世界》社会实验?
访问原链 前往事件

2009年,在乌克兰,有超过400个主要演员和10000名的参演者,离开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回到苏联时代,这仿佛就像一场“人类学社会实验”。这个“社会实验”脱胎于俄罗斯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

(Ilya Khrjanovsky)

的传记电影《列夫·朗道》

(DAU)

的拍摄计划。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是职业演员——有真实的艺术家、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也有街道清洁工、酒吧工作者,甚至臭名昭著的罪犯……

 

列夫·朗道号称“世界上最后一个全能的物理学家”,他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曾在1938年的“大清洗”中蒙受冤狱,被判了十年徒刑,由于物理学家彼得·卡皮查等人的竭力营救,一年后,奄奄一息的他终于获释。他在1962年遭遇意外车祸,经过各国专家的极力施救,他的生命保住了,但是却丧失了做物理研究的能力。在那年年底,瑞典的诺贝尔委员会深感时间紧迫,就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朗道,颁奖仪式还破例在莫斯科举行。在这以后,列夫·朗道的生命勉强延续了6年,在1968年去世。“DAU”是列夫·朗道的昵称,这也成为了这部电影的名称。


《列夫·朗道》剧照

 

《列夫·朗道》是电影史上时间最长的电影之一。它有着700小时的影像素材、250万张图片、4万件衣物、8000小时的声音素材、4000份文件资料。据媒体报道,很可能,这些也只不过是DAU这个前苏联复制品的冰山一角。这个电影计划可以追溯到2005年。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最初的计划是要拍一部传记片,他在乌克兰原样复制了列夫·朗道生前所居住的位于莫斯科的秘密研究机构,并在2009年建造完成。当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在完成了一年的拍摄后,他放弃了拍摄传记片的初衷,并使那里变成了隔绝于世的“苏联社会”。

 

这个电影有超过400个主要演员参与,他们生活在这个独立而封闭的“苏联社会”里。在这个“苏联社会”里,不管是建筑、穿着、发型和生活用品等都照着苏联在1938-1968年的样子相应地进行更新,而这个独立的“苏联社会”专门有一套计算年份的系统。这里没有隐藏着的监视器。整个摄制团队只有三人,他们会在随意漫步时记录下某个人物某个事件,而在大部分时间里,人们并不会被观察拍摄。

 

许多参演者并不是职业演员。一般来说,他们在生活中是什么职业,在这个“苏联社会”里,他们也相应地扮演着什么样的职业。演员们与其说是在表演,不如说在生活。他们与外界隔绝,在里面工作生活,恋爱生子。这个小“苏联社会”用着当时的苏联制度来管理。倘若外人要进入这个拍摄地点参观,则需要通过审核,才能拿到进去的“签证”。

 

《列夫·朗道》剧照

 

有些演员很喜欢里面的生活。有些人则很快退了出来,并称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在这个“苏联社会”里非常专断独裁,不满他指令的人都要被解雇掉。有一半参与这次演出的乌克兰人表示过后悔。

 

《列夫·朗道》这个项目主要由俄罗斯电讯大亨谢尔盖·阿多耶夫

(Sergey Adonyev)

资助。在阿多耶夫资助此项目之前,这个电影由数十个来自欧洲,包括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基金会资助拍摄。但随着该电影的拍摄进程缺乏进展、方向也发生改变,这些基金会都对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表示愤怒,并纷纷撤资,而谢尔盖·阿多耶夫随即在资金上跟进。

 

今年2月,《列夫·朗道》在巴黎展映,它有13集。在展映期间,观众进入剧院参观DAU影像时,需要领取的不是门票,而是称之为Visa的签证。根据不同的签证时间,观众可以选择自己想要观看的影片长度:6小时、24小时、无限制。

 

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这个“苏联社会”的一些影像资料。有法国评论家评价道,这拍的是“斯大林主义的迪士尼乐园”。这部影片收集到的影像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研究所里面的镜头、苏联日常生活的展示、性爱场景、强奸场景、动物屠宰,还有残酷的暴力场景。这些碎片般的影像,拼接起在“苏联社会”生活着的人的“档案记录”。也有媒体认为,这部影片从场景到影像,不仅像是一场斯大林式楚门秀,也像是一场《西部世界》式的社会实验。

 

有趣的是,在这个电影叙事的后半部分,故事讲到克格勃想接管该科学研究机构,安全部门和科学家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因为克格勃认为科学家是颓废的。这些克格勃由一群现实生活中的新纳粹分子来饰演,其中包括新纳粹领导人马西姆·马克辛斯基维奇

(Maxim Martsinkevich)

。在他演出结束后,他回到莫斯科,因攻击毒贩和穆斯林被判了十年徒刑。

 

《列夫·朗道》剧照

 

为什么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要拍这部电影?这可能源于他的苏联情结。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的父亲安德烈·赫尔扎诺夫斯基是苏联最受欢迎的动画家之一。1968年,安德烈·赫尔扎诺夫斯基曾创作过《玻璃琴》。它描绘出了一个梦幻般的时空,其图像非常有形式美感,是一部诗意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也是苏联动画的开创性作品。但是,因为《玻璃琴》里面有与性、灵魂和死亡等有关的内容,被苏联当局禁了。此外,安德烈·赫尔扎诺夫斯基还拍过诗人布罗茨基的传记片《一个半房间,或回到祖国的感伤旅行》。

 

安德烈·赫尔扎诺夫斯基对苏联较有反思精神,比较倾向于俄罗斯的传统文化,并对异见者抱有同情之心。可是,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与他的父亲非常不一样。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在俄罗斯的文化精英圈子里长大。他在童年期间,就认识了许多俄罗斯知识分子。在苏联解体时,他15岁,而在普京上台时,他才二十多岁。他毕业于俄罗斯国立电影学院

(VGIK)

,这个精英电影学院里曾培养出了许多苏联导演。他受到当下俄罗斯民族主义崛起的影响。俄罗斯在建立民族主义叙事的过程中,有选择性地利用了大家对苏联时代的怀旧情绪,这是俄罗斯处理历史的一种方式,也是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处理历史的一种方式。

 

(资料来源:Vladislav Davidzon的“The ‘DAU’ of Stalin Opens in Paris”,网址:https://www.tabletmag.com/jewish-arts-and-culture/280545/the-dau-of-stalin-opens-in-paris)


作者 徐悦东

编辑 安也  校对 翟永军

如无法正常显示,请访问原链。 本页面由上下闻自动抓取且内容未经任何改动,目的是提升阅读体验。